琴,于历史长河中涵养
琴,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,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。关于琴最早的文字记载,见于《诗经》等典籍。那时,琴既用于郊庙祭祀、朝会典礼等雅乐演奏,也兴盛于民间。
“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”(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)
“我有嘉宾,鼓瑟鼓琴”(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)
“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”(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)
“鼓钟钦钦,鼓瑟鼓琴”(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)
“琴瑟击鼓,以御田祖”(《诗经·小雅·甫田》)
“椅桐梓漆,爰伐琴桑”(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)
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(《诗经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)
孔子对琴十分推崇,能弹琴唱《诗三百》,为后世士人典范。数千年来,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,蔡邕、嵇康等名士都以弹琴著称。